正文

上海金融国企保障金融血脉畅通

2022年05月02日 09:54:44 来源: 解放日报

  银行贷款、保险履约、证券交易……本轮疫情以来,人们并没有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断档。在金融血脉畅通无阻、平稳流动的背后,上海各家金融国企纷纷借力金融科技,加速金融服务线上化。

  为企业线上解决融资难题

  疫情之下,保住供应链稳定尤为重要。借助数字化技术,上海银行推出的“上行e链”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将核心企业信用延伸至上下游,为其提供全流程线上融资。依托真实交易,平台使得标准化电子付款凭证可拆分、可流转,大大方便了供应商贷款。在服务功能上,平台借助人工智能、生物识别、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支持上下游中小企业与银行非接触、全流程线上办理业务,包括授信申请、客户签约、交易信息管理、交易资金清分和融资提还款等。3月以来,“上行e链”仅为“叮咚买菜”平台就已发放融资款超17亿元,服务超600家供应商。

  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影响下的金融获得感,也是各家金融国企布局的重点。上海农商银行第一时间推出“助力中小微企业战疫融资直通车”服务。企业可7×24小时通过扫描二维码,申请业务办理。银行专门开设了线上绿色通道,并配备专属客服经理对接。截至目前,扫码客户已突破1500家,对接率达到100%,意向总授信金额近70亿元。

  同样开通“直通车”的还有浦发银行,急需银行融资缓解疫情期间资金周转压力的企业,只需扫码提交融资需求,浦发银行就会迅速通过后台响应及时联系企业,迅速完成贷款授信审批工作。配合这一服务,浦发银行还加大了线上信贷服务力度,推出“融资易”“浦银快贷”等线上化信贷服务模式,提升小微客户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便利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上海银行还上线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云超市”,上架“担保快贷”“抵押快贷”“场景快贷”“信用快贷”等产品,做到流程线上化、审批自动化、风控智能化。推出一周,就对接各级政府部门、协会、街道、园区等机构超过30家,服务近700家小微企业,意向融资金额近30亿元,累计发放纾困贷款超过8亿元。

  为用户线上提供优质服务

  企业之外,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也在疫情期间体验到线上化服务的便利。

  为保障疫情期间各项保险服务畅通安心,中国太保推出“云门店”小程序、“云柜面”远程视频居家服务,并延长服务时间,满足客户足不出户的业务办理需求。同时,用户通过95500客户服务热线、“太平洋产险”“太平洋寿险”微信公众号、“太平洋保险” App等,均可在线上办理主要保单全流程业务。旗下互联网医院“太医管家”面向上海等多个省市推出“15天免费无限次线上问诊”,让专业医疗资源、心理疏导、健康状况跟踪等服务,迅速触达因疫情而隔离封控的用户。

  国泰君安采取7×24小时资讯轮岗机制,把防控期间A股、海外、大宗市场及盘面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传递给用户。通过加大视频直播力度,适时推出专题节目,与广大投资者互动交流,持续为市场输送正面、理性、客观的解读。第一时间引导客户以线上方式办理业务,通过国泰君安君弘、国泰君安道合、富易等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保障咨询服务、业务办理和交易的安全运行,确保全平台在线、全业务在线、全服务在线。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运用数字化、云服务、区块链技术,线上服务市场主体,保障业务开展。疫情期间,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人可不到交易现场,通过登录公共资源“一网交易”门户或公共资源App,远程完成线上投标和开标,实现了市场主体交易过程零次跑。近期,已有10多个项目通过系统完成线上远程投标、开标等环节。

  在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背后,还有机器人的身影。海通证券RPA机器人具备7×24小时自动化工作能力,150余个RPA机器人,每日节省人工429小时以上,切实保障了疫情期间的正常稳定运营。其中,业务运营机器人,在基金估值对账、网上开户智能审核、清算、财务等应用领域,每日按时到点“上班”,高效、准确处理业务流程。信息收集和提醒机器人,每日通过微信定时发送隔离状态收集以及核酸状态提醒,及时提醒员工更新维护,保证公司疫情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纠错】 [责任编辑: 沈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58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