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江30年|三组硬核数据带你打开“活力四射”的科学城

2022年07月29日 08:52:3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7月29日电(记者 何欣荣、董雪 )从一片遍布红菱、稻秧的农田起步,到总书记新年贺词中“活力四射”、正在迈向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城,上海张江走过了30年历程。

  从1992年的17平方公里扩展到如今的220平方公里,从地理名词变成科创地标,从园区向城区迈进,三十而立的张江,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策源地、国际范、人文城……张江科学城的每一步,都浓缩了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探索和努力。

  集聚12个大科学设施:聚焦“0到1”

   俯瞰上海光源(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极紫外光刻胶性能检测、京沪高铁接触线合金凝固黑箱问题研究、甲烷绿色高效转化、氢气低温制备存贮、石墨烯材料研制、故宫珍贵文物的保护与修复……集这么强的功能于一身,它到底是谁?答案是,位于张江科学城的上海光源。

  作为我国首台、也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上海光源已成为上海的一张“科创名片”。这个被称为“巨型X光机”的大科学设施,自2009年正式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待超过3万多名用户,支持我国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三种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在前沿领域产出了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2018年时,上海光源只有15条线站,如今已增加到了27条。”站在张江科学城展厅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娓娓道来。光源可以成像,也可以做大分子结构的研究。可以用于基础科学研究,也可以服务于产业应用,近年来越来越显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上海科创办的数据显示,聚焦“0到1”、强化创新策源功能,目前张江科学城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2个。在上海光源周边,分布着活细胞成像线站、软X射线、硬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大科学设施,初步形成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

  “坚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这是张江的责任和使命。经历疫情考验,我们愈发坚定了建设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信心。”上海科创办执行副主任彭崧说。

  以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为例,目前已实现10拍瓦功率输出并向国内外用户开放。“装置的名字‘羲和’寓意,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强激光。”李儒新说。

  依托这些大科学设施和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张江科学城持续涌现。以生物医药为例,张江现有在研新药超过660个,其中1类新药比超50%,获批上市的1类新药已有17个,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纪录。

  超过30家张江企业登陆科创板:“冷板凳”坐出“热产业”

   超过30家张江企业登陆科创板(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7月25日,聚焦肿瘤、代谢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企业益方生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这家企业的注册地,就是张江科学城。

  实际上,如果打开科创板企业分布地图,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张江这片“高光”区域。统计显示,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之际,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张江企业数量超过30家,以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为主,显示出张江企业的“硬核”实力。

  30年来,在张江科学城这片沃土上,先后“长出”了约2.3万家企业、1800家高新技术企业、179家外资研发中心,从业人员约50万,2021年企业总营收突破万亿元,呈现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

  好收成源自于好生态。无论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载体建设、160多家市场化创投机构的金融支持,还是“张江事、张江办结”的制度环境,营造参天大树与灌木丛林共生共荣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张江一直不遗余力。

  君实生物、科望医药、和铂医药、之江生物、沛嘉医疗、美迪西……经年累月,在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涛的记录册中,十几年来入驻药谷平台的企业赫然在目。

  “君实生物、科望医药都曾在张江药谷平台的501房间入驻过,我们私下开玩笑——‘501是一块风水宝地’。”姜涛说。

  “家门口”的大科学设施,更让创新药企业如虎添翼。2019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成为我国第一个在美获批上市的本土自主研发抗癌新药,上海光源对此提供了强力支撑。

  集成电路产业同样星光闪耀。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在内,张江拥有集成电路企业约500家,成为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齐全的区域。2021年,张江集成电路产值超过 1700亿元,占全国的比例超过16%。

  不管“中国芯”还是“创新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和投入周期,经常以十年计。2000年时,中芯国际在张江正式打下第一根桩。13个月后,上海第一座8英寸厂正式建成投产,为张江集成电路黄金十年打下了基础。曾在中芯国际工作多年的罗仕洲回忆:“能找到这样一片土地建工厂很不容易,是当时的上海非常有远见,中芯才会在张江落户。”

  “十年磨一剑”“一代接着一代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喧嚣的各类发展“风口”中,张江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定力,在甘坐“冷板凳”中拼出“热产业”。

  三轮重点项目投资约3800亿元:加速“园区”变“城区”

   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张江科学会堂(张江集团 供图)

  从浦东机场沿着华夏高架路驶向上海市区,快到中环时,远远就能看到两栋遥相呼应的在建高楼。这就是每天都在“长高”的张江地标“科学之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最高的“双子塔”。

  高级商务楼宇、人才公寓、戏剧谷、城市书房……从一片农田上崛起的张江,曾经遍地实验室和工厂,这几年变得越来越有城区味儿。

  现任张江集团房产建设事业部副总经理的姜海清,2012年第一次来张江,因为开错了路,走到了一片荒地。他心里一紧:我可能要到郊区工作了,但转念一想又有些兴奋:这说明张江还有巨大的开发量在等着我们!

  姜海清的判断很快得到了验证。从大企业研发中心、特色产业园到科学会堂、附属学校,在张江工作十年,他一共接手了20多个不同类型的项目,见证了张江产城融合的全过程。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张江将汇聚更多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国际化、高品质、活力开放的科创型城市副中心。

  已经建成的张江科学会堂,是张江公共服务设施中的重点项目。远看这个建筑宛如一艘即将启航的航母,近看外墙上的不规则三角形瓷板熠熠生辉。这个项目未来启用后,将集国际峰会、行业路演、科创大赛、文化活动、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形成一个开放融合的科创能量交流平台。

  由园变城,意味着温馨的居住环境。目前张江的人才公寓房源达到5000余套,国际社区人才公寓一期已建成千余套,首批人才已入住。“十四五”期间可提供的人才公寓面积将是现在的3倍,达到150万平方米。

  上海科创办的统计显示,自2017年起,张江累计推进三轮“五个一批”重点项目257个,总投资约3800亿元。从当代艺术馆到科学城书房、张江戏剧谷,再到张江科学会堂、张江科学之门……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让张江的每个人在繁忙工作之余,精神得到放松与休憩。

  科学之城,亦是人文之城。当科技硬实力和人文软实力交融共振,一个更高阶、更具活力的一流科学城将在上海张江加快崛起。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64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