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多万到13亿美元,这家采购商为何在进博会买到停不下来?
新华网上海11月17日电(记者郑钧天)从首届进博会采购2000多万美元,到第五届进博会出手超过13亿美元,新兴铸管(上海)金属资源有限公司在进博会上的采购金额屡创新高。
“我们公司从首届进博会参加到第五届,每年都有新的收获。”新兴铸管(上海)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镇江依然在回味第五届进博会的余韵。他告诉记者,2018年首届进博会,该公司的采购品种仅有4、5个,主要以再生金属为主。到了第五届进博会,该公司的采购品种达到了20余个,范围也从有色金属扩展到了化工原料、农副产品。
进博会是一个超级集采平台。
“公司的老本行是进口有色金属,但随着进博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参展商及展品不断扩容,我们采购的产品逐渐扩大到纸浆、乙二醇等化工原料,后来逐渐扩展至农副产品,如火龙果、橘子等,现在农副产品的比重约占15%。”丁镇江说。
“进博会是一个超级集采平台,在这里,我们不用走出国门就能找到合适的外国客商,将我们的采购名单从几个知名外商,扩展到更多产品优、质量好的中小外商,更让我们的采购国别和产品更为广泛。”丁镇江举例说,原来该公司的有色金属采购聚焦于一些南美产铜大国,但在进博会上,他们发现俄罗斯、土耳其、坦桑尼亚等国产的铜品质也十分过硬。随着该公司对铜的进口需求越来越大,他们就将目光瞄向一些“非主流”的产铜国家。
进博会是一个中企观察世界的窗口。
新兴铸管(上海)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母公司、中新联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万良认为:“进博会让更多国家、更多客商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我们也在进博会上挖掘到了很多商机,寻找到潜在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专门组队到进博会上来‘开阔视野’。”
“进博会为中国企业和各国客商搭建了一个新产品展示、高效交流的平台。我们很多商业伙伴都是在进博会上认识的,进博会可以说是我们的媒人。经过彼此充分了解,建立了互信关系,进而实现了‘买全球更便捷、卖全球更顺畅’。”杨万良感慨道,万商云集的进博会是直观了解各国客商优势、让中外客商面对面沟通的平台,是企业发展新机遇的起点。“这种机遇在各国饱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尤为珍贵。在受疫情阻隔的情况下,进博会是中国企业观察、体验世界大市场的窗口。”
进博会是一个强大的“培养基”。
采购商和参展商普遍认为进博会平台作用十分重要。
“进博会琳琅满目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为公司业务拓展打开了新思路,让我们认识到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优化供应链以广泛链接更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紧迫性。”丁镇江说,在进博会上结识合适的外商只是第一步,“看中了他们的产品,我们后续还要解决物流运输问题,让他们把产品运得出来、停靠在合适的中国港口、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下游企业的厂房里。在尼日利亚、贝宁等国,我们已经构建了当地物流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网络,我们订购的产品会以最快的速度发货、装箱、生成运货单、运往中国。”
“进博会给了我们平台,剩下的就是要提升企业自身能力建设。”杨万良说,年年来进博,年年感觉有新变化。技术迭代、新创意层出不穷,也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灵感。
“13亿美元肯定不是我们在进博采购的上限,相对于中国的消费大市场来说,未来市场需求仍有待挖掘。相信在第六届进博会上,我们的采购金额将再创新高!”丁镇江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