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依法带娃,如何做好“合格家长”

2021年11月16日 10:09:06 来源: 解放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为呼应“双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依法带娃,如何做好孩子喜欢的“合格家长”?

  家庭也需承担育人职责

  周一到周五,孩子的作业交得齐齐整整,习惯养成也很好,但过完周末回到学校,作业也没交齐,人也打不起精神……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经常被这样的情况所困扰。

  不少家长很“鸡血”,只注重学科成绩,忽视了孩子品德和能力的培养。有的家庭无视家庭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也有不少家庭隔代抚养,家庭教育缺失。“常说的‘5+2=0’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校社共同育人,如果没有家庭的协同帮助,育人的目标肯定要打折扣。”在辽阳中学校长邱爱萍看来,《家庭教育促进法》让家庭承担起属于它的责任。

  “无论是‘双减’,或是‘五项管理’中的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光靠学校‘用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的合作和助力。”邱爱萍说,《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明确了育人功能不仅是学校的职责,家庭也需要承担相应职责。此外,这部法也提出支持系统,功能如何落实、责任如何认定,都有明确说明,保障法律落到实处,不只是流于形式。在辽阳中学,学校定期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年级开设家庭学校,针对学生学习、青春期、亲子相处等方面的家长困惑,邀请专家解答,缓解焦虑情绪。她希望社区能开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包括妇联等单位也可帮助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上海市教科院研究员李伟涛说,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变得越来越重要。协同育人的基础是形成观念共识,打破信息壁垒和制度壁垒。《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并用10条明确了家庭责任,这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

  浦东新区新城小学有两个市级课题,参与的成员除了老师,也包括全体家长。学校邀家长进校园参加各类活动和讲座,家长助教团和家长讲师团给全校学生、家长进行个性化指导。“家长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从学校的‘客人’变为学校的‘主人’,对学校更信任,也自觉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学校和家庭实现了‘双赢’。”校长龚彦说。

  从“鸡飞狗跳”到“心平气和”

  家长陪伴孩子做作业,如何从“鸡飞狗跳”到“心平气和”?普陀区桃浦中心小学的家庭教育微讲座,辅导家长有效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一方面,家长要对症下药,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另一方面,只有和谐温馨、心平气和地写作业,才是最有效果的模式。

  在桃浦中心小学,从每个孩子入学起,家长就会收到一本名为《陪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手册,其中包括怎样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明确父母的角色和职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热点问答,希望家长能从中学到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方法,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提升智慧,陪孩子一起成长。如何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合格家长”?在桃浦中心小学校长肖维琴看来,家长是教师密切合作的伙伴,让家长共同学习,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培育、引导和影响,聚焦到立德树人上,而不是宽泛地指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影响。准确定位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家长,明确了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法定责任,对其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营造良好家庭环境提出要求。”在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看来,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家庭教育不仅关乎儿童的健康发展,也关乎家庭的幸福和睦,还关乎社会进步。

【纠错】 [责任编辑: 史依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1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