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码魔都·守沪担当|今天我也是光荣的“大白”——一个新华社记者的上海封控笔记

2022年03月30日 20:23:33 来源: 新华社

视频记者董雪、张梦洁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3月28日电(记者 董雪)3月27日晚上,上海宣布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其中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自3月28日5时起先行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月1日5时解封。

  我所居住的小区位于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属于先行封控区域,且在此之前小区因有居民确诊已处于封控状态,今天是连续封控的第10天。4个月前,我在上一轮上海抗疫中发出《封楼笔记》三篇,没想到这个系列还会迎来“第二季”,接下来几天我将陆续记录下真实的新一轮封控生活。

  “想当志愿者的可以直接来拿防护服,现在缺人!”一大早,一个个穿戴严实的志愿者“大白”们已经在核酸检测点做准备了。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也从被引导、被守护的居民,成了“大白”中的一员。

  3月28日下午完成核酸检测后,小区志愿者们合影一张。(由志愿者提供)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志愿者其实不是医护人员,而是跟大家一样的普通居民。我们小区封控以来,不断有住户主动献出爱心加入志愿者队伍,人数从第一批的9人壮大到了30多人。因为报名踊跃,我今天(28日)才“抢”到机会。

  我的志愿者初体验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在核酸检测时引导大家按照楼栋号依次排队,为不会用手机和没有手机的老人登记检测二维码,给年长、体弱、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帮助,以及解答大家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又难度不小。从早站到晚、步数上万、嗓子喊疼对志愿者来说稀松平常,我惭愧的是,今天没能顺利教会一位老人用手机登记二维码。

  “我想学会在手机上登记,这样以后就能少给你们添麻烦了。”一位老人在排队时主动找到我帮忙。他很少使用手机,手机上没有下载微信等app,每次做核酸检测都是请工作人员用身份证信息登记,再打印出纸质二维码以供扫描。

  不巧的是,手机在下载安装微信时就卡住了,只好约定等他做完核酸检测再继续,但可能因为志愿者都穿着防护服难以辨认,后面我没再见到这位老人。下次引导居民做核酸检测时,我会特别留意,争取弥补这个小遗憾。

  志愿者正在帮助老人做核酸检测登记。 新华社记者董雪摄

  如果说我对什么感触最深,那应该是居民与志愿者之间的守望相助。

  我们志愿者队伍的组成很有意思。跟我一栋楼的施大哥是个热心肠,封控前他主要忙活自己开的汽车修理铺,封控后他成了“楼主”,在楼栋群里为大家答疑解惑、排忧解难,遇到缺米少面的,他慷慨解囊,有发牢骚要吵架的,他也能耐心疏导化解矛盾;一个姐妹是浦东新区一个文物保护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她说单位里除了保障基本运转的同事外,大家都就地转为所在社区的志愿者,为防疫贡献力量;在脱下防护服时,我还看到志愿者队伍里有位头发灰白的大叔,他话不多,但不管是推轮椅,还是管秩序,干劲一点不比年轻人弱……

  居民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们心头温暖,我今天一天听到的“谢谢”,可能比以往任何一天都多。“妈妈你看,是‘大白’,谢谢‘大白’。”一个三四岁的可爱小女孩跟我打招呼;“谢谢小姑娘,我们老两口能坚持,不用特别帮助。”一对老夫妻相互扶持着排队;“谢谢啊,我儿子中午检测完,就不耽误下午的网课了。”一位母亲说……

  作为志愿者里最新的一员,我问他们,又不给钱,又耗力气,为啥还这么积极当志愿者?“为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为自己的家园奉献一份爱心,没什么豪言壮志。”施大哥说出的是大多数人的心声。

  小区正门被封住了,有外卖小哥送外卖。新华社记者董雪摄

  下午四点左右,在居民们和志愿者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这个居住着三千多人的小区完成了这一轮核酸检测,顺利打完了社区抗疫的又一仗。目前,居民除了不能出小区外基本一切如常,小区内的生鲜超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物资供应稳定。

  回到家打开手机,我看到同事们在上海各地发回的抗疫报道,《齐心协力迎大考——上海新一轮核酸筛查目击》《浦东:金融要素市场如常运转》《专访隔离点负责人马昕:收治平稳有序,正逐渐增加医护力量》……身处其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正在打一场抗疫硬仗,愿明媚的春光早日到来。

  新华社『解码魔都』工作室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53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