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双碳“指挥棒”引领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2022年07月29日 10:51:35 来源: 文汇报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上海有了具体可行的“计划表”——《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昨天出台,碳达峰“十大行动”聚焦能源、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确保上海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沪上多位专家认为,这根力量非凡的“指挥棒”,所指挥的不仅仅是重点行业的节能减碳,更是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向世界贡献碳达峰、碳中和的“上海案例”。

  从上海资源禀赋出发制定的行动方案

  《方案》在主要目标中提出,2025年上海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2030年这一比重将力争达到25%。“能源转型是社会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支柱。”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经理齐康说,目前,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上海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超过四成。因此,《方案》中的“十大行动”就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放在了首位。

  那么,上海的资源禀赋适合大力发展哪种可再生能源?齐康告诉记者,一方面,上海的海上风电资源较为丰富的,奉贤、南汇和金山三大海域都在进行风电开发,探索建设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预计到2025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60万千瓦,2030年力争达到500万千瓦。

  “而这些电能还远远不够。”齐康说,为保障超大城市的电力供应,上海的能源转型除了有优势的海上风电之外,还要发展光伏以及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的引进力度,“例如,《方案》中提到,上海将加强与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合作,新增和扩建市外清洁能源通道,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

  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特聘专家、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也表示,在节能降碳的重要领域中,能源领域是作“正贡献”的,且其贡献将随着非化石能源越来越多应用而变得更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有很多是市民生活的刚需,这时就需要通过能源的减量和使用可再生新能源来平衡掉,这样才能实现达峰”。

  杜欢政还表示,上海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在于产业,“比如,石化产业就是上海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它占工业产值的一半,排放量占比却接近四分之三。因此,《方案》就对石油化工领域提出了加快节能降碳增效、建立零碳园区等要求”。

  碳达峰目标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特聘专家、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强说:“低碳与经济发展绝不是相悖的,‘双碳’目标是用更好的技术手段和模式创新,让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脱钩’,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在齐康看来,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是“先立后破”的关系,“节能减排目标下,企业不是不发展了,而是要追求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相应的,在新的技术完善之前,也不能把有碳排放的企业都关掉,不能让经济失速”。他补充道,上海也在进行战略性的前瞻技术布局和孵化,例如《方案》中提到在张江、临港新片区等地发展氢能产业,提前布局未来5到10年的经济发展新动能。

  记者注意到,《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深远海风电、储能、绿氢储制等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碳达峰,根本的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李亮说,无论是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还是增加碳汇、储能手段,都离不开持续提升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方面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有了创新技术,才能为上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李亮表示,上海“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其实很好地结合了上海“五个中心”的建设功能。他解释道,除了以低碳零碳技术助力建设科创中心外,上海还将以绿色转型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助力国际经济中心建设;碳金融助力打造金融中心建设;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落户上海,今后碳配额将与其他大宗商品一样参与全球贸易;未来的航运中心将以可再生新能源为主要动力,2025年,全市港口泊位配备岸电设备实现全覆盖,集装箱码头岸电使用率达到30%,邮轮码头岸电设施使用率和港作船舶岸电使用率将达到100%。更深层次上说,上海实现“双碳”目标是要为全国甚至是“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双碳”贡献力量,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等。(记者 张天弛)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647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