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已记录到野生鸟类516种

2022年08月23日 08:50:19 来源: 新民晚报

  

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正在东滩湿地过冬 陈婷媛 摄于2021年12月

  上海已记录到野生鸟类516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35.7%。8月20日至8月27日,主题为“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的第41届上海“爱鸟周”活动举行。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爱鸟周”由4月延期到8月,其间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沿海的滩涂湿地为迁徙候鸟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场所和停歇地。2021年数据显示,上海已记录到野生鸟类516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35.7%。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1种;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6种,濒危物种8种,易危物种25种。

  近年来,除了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汇东滩、奉贤边滩等鸟类栖息地外,上海还积极推进野生动物栖息地项目建设,吴淞江鸟类栖息地、浦东金海湿地公园、嘉定彭门湿地等多个栖息地逐渐成为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乐园。

  比如闵行吴淞江鸟类栖息地,北邻吴淞江、西起沪蓉高速、东至纪淞路,南侧为苏州河生态廊道,占地约9.67公顷。栖息地内种植了桑树、火棘、野樱桃、葡萄等浆果类植物,补植蒲苇、千屈菜、水生植物美人蕉等湿地植物,目前有植物130余种,为鸟类提供了食源及栖息繁衍场所。目前,吴淞江栖息地共记录鸟类10目28科55种,包括小辟 、普通翠鸟、小白鹭等滨水鸟类和雉鸡、戴胜等环境指示鸟类,以及普通狂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在城区范围,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滨江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等大型公园也日渐成为鸟类家园,多次发现罕见鸟类。在今年4、5两个月静态管理期间,凤头鹰、黑枕黄鹂等鸟类被发现在杨浦公园、外环林带内繁殖后代。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施行,为加强鸟类及其他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了更有利的法律依据。(记者 金旻矣)

  相关链接:

  今年上海“爱鸟周”系列活动主要包括H5线上启动、“爱鸟助飞”趣味闯关、第17届市民观鸟比赛、“爱鸟助飞”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常见鸟类识别活动、“爱鸟助飞”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情景微剧等。

  今年上海“爱鸟周”在线上举行启动仪式,市民点击H5页面可以观看鸟类视频,感受人与鸟类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颇受市民欢迎的“爱鸟周”品牌活动“爱鸟助飞”闯关游戏,今年依然在线。市民参与“知识竞答”“环创手工”等4个趣味闯关的任意一关,即可获得电子纪念证书。完成全部4个任务关卡,将进入抽奖名单,由主办方随机抽出1111人发放爱鸟礼包。

  “爱鸟周”前期,各区青少年科技指导站及活动中心组织发动基层学校学生报名参加校园常见鸟类识别活动,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上海地区常见鸟类。各区在初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市级竞赛。常见鸟类摄影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校或居住小区绿地、公园中寻找鸟类进行拍摄。据悉,考虑到疫情防控和季节等因素,第17届上海市民观鸟比赛计划在秋季举行。

【纠错】 [责任编辑: 沈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5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