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志愿填报:人生如远航,笃信信念勇敢逐梦

2022年07月10日 09:03:20 来源: 文汇报

  答完一样的试题,开启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昨天,2022年上海秋季高考正式落下帷幕。接下来,等待全市的约5万考生的将是志愿填报。

  填报志愿,究竟是遵从内心选择热爱,还是随波逐流选择所谓的“热门”?在这个招考季,相关话题引发持续关注。“热爱”与“热门”,虽只有一字之差,其内涵和主导却大相径庭。作为“过来人”,不少专家学者直言,人生如远航,对年轻人来说,高考开启的是一段新的航程。在扬帆的重要时刻,建议考生们将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填志愿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认识自己、深度思考的绝佳机会。

  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都说高考是一次成人礼,对考生来说,不妨把志愿填报作为一次慎重的、成人的选择,笃守信念,勇敢逐梦。

  不必“分分计较”,不妨直面自我发出“三问”

  每年招生季,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端鸿总会收到不少来自考生家长的咨询。提问如出一辙:孩子高考XX分,排名第N位,可以报什么专业和学校?

  “家长们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助孩子用足每一分,在可选择的范围里,填报近几年学校排名最靠前、最热门的专业,整个过程非常数字化。”在张端鸿眼中,高考填志愿到底是选热门还是选热爱,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比起如何选,他更关注的是:究竟谁在做选择。

  有高校招生办负责人注意到,不少考生家庭仿佛达成了“内部分工”:孩子只负责全力高考,考试后只管“躺平”、放松,而把志愿填报这件“大事”转给家长。也有的考生,希望在填志愿时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但往往在“强势”的家长面前退却了。

  今年,在赴外省市招生咨询时,张端鸿也目睹过这样的案例。有位高分考生想报考物理、哲学专业,但开口咨询,父母就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对高分的浪费,孩子必须在金融、人工智能等“钱途”和前途都向阳的专业里选,才不会“吃亏”。

  “作为成年后做出的一项重要选择,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也是考生们了解自己、认真规划人生的重要机会。建议家长乃至任何人,都不要剥夺考生自己做选择的权利。”张端鸿直言。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数据公开透明,填志愿并不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情。说到底,这是考生是否了解自己的一面放大镜。

  在落笔填写志愿前,考生们不妨直面自我,发出“三问”:未来,我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是我心底的理想吗?我愿不愿意为此迎接重重挑战?

  不必“人云亦云”,通往优秀的路绝非只有一条

  在不少专家看来,填报志愿,实际上是寻求个人兴趣爱好与现实的有机融合,但选择的基础应当建立在考生的个人志趣之上。

  热门该不该追?几乎每一年,高校的招生办负责人都会面对这道“必答题”。一位今年参与招生工作的大学教师直言,专业的“冷热”不仅没有绝对,而且一直在不断交替、难以预测。家长要明白,如果缺乏兴趣支撑,当学生盲目投入所谓“热门”的怀抱时,不仅学不好,而且,一旦发现热门专业可能不再“热”时,会加倍失望、更加迷茫。

  “通往优秀的路绝非只有一条,考生尤其是家长不必人云亦云,过分看重他人口中的成功或失败。”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赵旭东提醒广大家长,切忌让填报志愿成为孩子的负担或焦虑来源。“如果一味让孩子盲从家长的志愿和理想,为别人的目标而奋斗,很可能会反噬他们的斗志,在大学期间成为‘学困生’。”

  无惧于“不被看好”,坚持便是对热爱最好的回应

  那么,那些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过得好吗?

  今年大学毕业典礼上,不少被大学校长“点名”的学生的求学经历,或对即将填报志愿的上海考生们有所启迪。

  2020年,“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好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一度引发热议。农村女孩考出高分却报冷门专业,在网上掀起讨论热潮。面对外界的质疑,钟芳蓉以一句“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回复了“苦口婆心”劝说她换专业的网友。

  进入北大后,钟芳蓉登上了央视节目《中国考古大会》,跟着学院老师深入考古发掘一线,观摩考古工作,偶尔也会在网络分享自己热气腾腾的生活。有时,收到网友们关于考古、关于学习的私信疑惑,她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说说自己的见解。进入考古的大门,细细了解一番后,这个女孩始终未改初心。再提及当年的选择,她说:“选择专业只用了几分钟,但我会坚持很久。”

  因为热爱,成就选择。在今年上海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刘昌胜院士在毕业致辞中也点到了6名学生。

  其中,材料学院博士生刘岩博研究透氧膜材料的高温相变规律,努力破解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的难题;环化学院硕士生李思阳入职华虹集团,立志芯片自主研发。这些学生读的“生、化、环、材”专业,被外界调侃为“天坑”专业,并不被看好,但他们却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不一般的精彩人生。

  “只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对大学四年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规划,学生们才能有更强的内驱力,更好地迎接大学生活。”在近期的招生宣讲中,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组教师吴佐晨也建议考生,勇敢做出自己的选择。

  心有所爱,星辰大海也近在咫尺。我选择,我坚持,我投入。这便是对热爱最好的回应。(记者 吴金娇)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63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