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新毒株,加强“新防疫三件套”
面对传播力增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专家倡导市民在做好“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的“防疫三件套”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新防疫三件套”,即“定期做核酸、主动扫场所码、尽早接种疫苗”,记者邀请多位专家详解“新防疫三件套”。
定期核酸尽快找到感染者
“新三件套”的第一件是定期做核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教授王颖介绍,影响新冠病毒能否被核酸检测“揪出”的因素有很多。
第一,不同采样者的手法有差异,也有不少被采样者本能地回避、躲闪,可能导致单次采样时没有采集到精准部位的样本,因此多次采样能够增加检测准确率。第二,目前国内采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是荧光定量PCR,这是一种经典的方法。但是一种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必然有限,在病毒载量偏低时可能出现假阴性,多次检测才更保险。第三,从疾病发展角度来看,病毒入侵人体后,作为人体卫士的免疫系统要和病毒“打仗”。当病毒占据上风时,通过自我复制“繁衍生息”,处于复制期,数量增加,感染者的病毒载量高;当免疫系统占据上风时,病毒处于抑制期,数量减少,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低,容易出现核酸检测假阴性。
因此,面对传播力强、传播速度非常快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定期核酸检测能尽可能快、尽可能全面地找出阳性感染者,降低社会面传播风险。
扫场所码有助于流调加速
“新三件套”的第二件是主动扫场所码。“近期流调工作实践中,场所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潘浩介绍,流调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是找到密接、次密接和风险人群。阳性感染者的家人同事很容易找到,但相当一部分密切接触者存在于社交活动中,比如与阳性感染者在同一空间里吃饭、购物、娱乐,彼此互不相识,找到他们困难重重。
“一个一个甄别,不仅很慢,还可能辨识不出来,所以市民主动扫场所码非常有必要。”潘浩举例,比如一个阳性感染者曾逛过商场,流调人员用场所码就可以迅速找到同一时段和这个人可能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及时对他们进行筛查和隔离管控。潘浩进一步表示:“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既往毒株,潜伏期也变短了,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里找到风险人群,就可能造成疫情蔓延的严重后果。”
对于市民来说,进入大大小小的公共场所都应该主动扫场所码。除了协助流调之外,扫码时,市民会看到上一次核酸检测时间,能提醒市民及时进行核酸检测,避免因为漏检耽误下一步行程。场所码也有助于公共场所管理人员识别风险人群,及时阻拦红码、黄码人员,让参与公共活动的市民更安全、更安心。
同时,潘浩也提醒公共场所管理部门:“每一个公共场所,无论是楼堂馆所、超市菜场、商业综合体,哪怕是公共厕所,相关部门都有义务督促入场市民扫场所码,同时还要倡议有关部门合理维护管理场所码,才能在防控新形势下形成社会、个人、专业机构良性互动。”
疫苗接种形成群体免疫屏障
“新三件套”的第三件是尽早接种疫苗。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介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让绝大部分人群获得免疫力,并且当接种覆盖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在人群中逐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疫苗接种,不仅是对自身健康、对周围因为禁忌证等原因未能接种疫苗的人的保护,也是阻断新冠病毒流行的关键。因此,市民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经完成全程接种的尽快接种加强针,有助于巩固、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对于老年人来说,接种疫苗更为重要。上海上一轮疫情中,监测数据显示:接种新冠病毒基础免疫针后,对于预防重症的保护效力超过60%,加强免疫针之后的保护效力可超过90%。新冠病毒的易感因素包括:老龄、慢性基础性疾病,及未接种疫苗等。因此,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尽早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发生重症和危重症的风险。
新冠病毒基础免疫针有3种类型: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灭活疫苗(2剂)和重组蛋白疫苗(3剂)。加强针是在基础免疫针的基础上,再接种的后续针次。在基础疫苗针后接种加强针,可以再次激发免疫反应,使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不同生产工艺的疫苗之间可以按规定的接种程序进行“混打”,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即序贯加强免疫。也可以选择同种技术路线的疫苗接种加强针,即同源加强免疫。孙晓冬表示:“研究数据表明,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都能够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满足条件的人都应该尽早接种。”(记者 侍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