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医说医|上海一妇婴:“大摇篮”托起母婴大健康

2023年01月17日 19:36:2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月17日电(记者龚雯)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不愧“第一”的称号:这是上海的“大摇篮”,近年来每5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在此出生,分娩量连续8年位居上海第一。

  生孩子是天大的事。分娩不分季节、不分昼夜,更不会因为疫情而按下“暂停键”,为此,一妇婴一年365天都以全力以赴的状态打好母婴安全“保卫战”,尤其是在2022年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和年末新冠感染人数快速增加中,这里的“白衣战士”更是分秒必争地筑牢母婴安全堡垒。

  大名鼎鼎的上海一妇婴,有一支什么样的“作战部队”在薪火相传?未来怎样加快打造亚洲一流的妇产科医学中心和医企融合科技创新策源地?近期,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王育做客新华社2022“有医说医”——对话顶尖医院院长全媒体大型访谈,就此一一道来。

  全心护航,守牢母婴“安全线”

  “孕产妇、婴幼儿感染新冠怎么办?”“阳妈妈的新生宝宝如何做好居家护理”“妇科肿瘤病人关于新冠的那些纠结”……在上海2022年末新冠感染人数快速增加中,上海一妇婴高频次地通过专家问答、健康科普等形式,及时回应孕产妇、新手妈妈、肿瘤患者等脆弱群体关心的问题,尽量避免她们感染疫情或是转为重症。

  除了做好日常预防工作,针对已经感染的母婴,一妇婴更是全力以赴。院长王育表示,一妇婴两院区成人和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床紧急扩容至48张,并及时对两类重症人群展开排摸:一类是有基础疾病的孕产妇,另一类是妇科肿瘤人群。医院对建档的孕产妇健康情况进行排摸,按照绿黄橙红紫五色管理,对近期梳理的潜在高风险人群予以重点关注。

  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她们的健康动向,医务部设了重症动态联系制度,每天下午五点梳理名单,由医务部统筹是否需要多学科会诊,此外还有即报即治制度,尽早对患者采取干预。

  “这是我的第一胎,对怀孕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对分娩也有潜在的焦虑。宝宝出生后因为家人感染了新冠也出现了相关症状,我几乎崩溃……但一妇婴团队专业而又暖心的服务,让我的心慢慢定了下来,能够在这里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我感到十分庆幸。”最近在一妇婴分娩的一位产妇,这样分享着自己的“新手妈妈升级史”。

  王育表示,为了保持“战斗力”,医护人员分成三个阶梯队伍,在疫情“战斗性”减员中轮番顶上开展救治,尽最大努力守护好母婴健康。2022年12月,医院发热门诊接诊2718例,其中在12月20日至24日达到了接诊高峰,最高一天接诊约300人次,全月收治新冠阳性病人308例。

图片说明:2022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产房,助产士为新生宝宝进行称重、体检护理等。新华网 发(一妇婴供图)

  2022年12月,2033个宝宝在一妇婴平安降生。2023年1月1日0点6分10秒,一妇婴迎来首个“元旦宝宝”。之后,伴随一个又一个新生儿传来的嘹亮啼哭声,所有在场的人们都倍感兴奋和喜悦,感受着新年新希望。

  全力转型,绘就健康“同心圆”

  成立于1947年的一妇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市级妇幼保健院之一,也是全国首批爱婴医院。从最初一幢老洋楼40张床位到横跨浦江“一体两翼”800张床位;从46名员工到1600余名员工;从仅有的产科专科到拥有20多个特色鲜明的亚学科群,近日,一妇婴医院战略布局又布下重要一“子”——国际医疗部服务覆盖一妇婴东西院区。

  王育称,一妇婴的产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孕产期特色保健基地,在高危妊娠诊治、分娩适宜技术开发和使用、产前诊断、胎儿疾病宫内干预等方面具有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比如,一妇婴有10项独创的宫内干预技术,让一些宝宝在没有出生之前在宫内得到治疗,大大降低出生缺陷;无痛分娩率保持在90%以上,远高于全国50%的比例。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大摇篮”迎来了超2.6万个新生儿。

图片说明:近日正式启用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国际医疗部。新华网 发(一妇婴供图)

  “立足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亚洲医学中心的城市定位,打造亚洲一流、国际化水平的妇产科综合诊治中心,是一妇婴未来的发展目标。站在2023年新起点,对标国际一流的医疗中心,在提升医疗供给能力的同时,将持续加快服务转型,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多层次需求。”王育说,未来一妇婴还将引进国际医生,为孕产妇和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多元的个性化服务。希望医患双方同频共振、双向奔赴,共同促进医疗服务和就医体验的提升。

  不仅在产科上下功夫,一妇婴在妇科方面也是不断深化完善。王育表示,一妇婴正在打造一支涵盖女性全生命周期的疾病谱诊疗团队,从出生到发育、从生育到年老,不仅要把全生命周期这个“圆”的半径越做越大,还要把“圆”的质地越织越密,用学科“高峰”夯实学科群“高原”,不给疾病留缝隙。

  2022年11月,一妇婴“示范性研究型病房”项目启动。该项目将围绕生殖系统肿瘤、出生缺陷、生育力障碍和重大围产疾病四个妇产科重大研究问题,开展研究型病房硬件、医企协同创新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建设,建成规范化、创新型、智慧化的临床研究一体化平台及其支撑保障体系,助力医院在妇产科临床研究领域形成“上海方案”。

  全面创新,构筑学科“金字塔”

  1950年推动上海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普及新法接生;1957年举办全国性早产儿医师短期进修班;1962年研制了“不同体重新生儿气管插管、喉头镜与加压给氧袋器械”……从建院之初,创新就刻在一妇婴的发展“基因”里。在一代代“一妇婴人”的薪火相传下,早产儿医疗护理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等相继落地。

  随着2021年成立放射治疗科,引进医用直线加速器、后装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一妇婴已成为沪上首家拥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完整诊疗体系的妇产科专科医院。

  “临床为本、科研为魂,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六年领先全国妇产科学科”,王育说,对于一家三甲专科医院,就得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推动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和科研创新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王育表示,10多年前,一妇婴就开始筹划医院的转化医学中心,其中包括两支队伍,一是临床医生,二是专职科研人员,两者通过不断交叉融合,消除“两张皮”,激发了一个又一个创新的火花。其中,人才是推动医院创新发展的主要源泉。为了培养更多人才,一妇婴近期用1000万元进行青年医生的人才培养,打造人才“蓄水池”,已有300多名医生积极报名,通过遴选后对他们进行学历、学位、临床技能、出国培训等培养,使其在临床、科研上不断深耕、钻研,成为医学人才后备力量。

  图片说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携手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了“妇产科影像学前沿研究中心”和“妇产科微创手术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新华网 发(一妇婴供图)

  除了内部创新,一妇婴还在加大外部合作。在一妇婴建院75周年之际,医院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就妇产科疾病的新药临床研究及妇科内镜诊疗器械研发方向,开展“医产学研”全方位战略合作。此外,医院还携手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了“妇产科影像学前沿研究中心”和“妇产科微创手术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妇产科与影像学及工程学的前沿学科交叉研究。

  王育表示,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就医的获得感和便利度,一妇婴不仅在临床和科研上追求“高度”,也要强调“速度”和“温度”,主动拥抱新理念、新技术,比如通过5G远程胎心监护、智慧预约B超平台、“1+X”孕产妇全程管理诊疗等,持续改善就医体验,呵护妇幼健康。

  2022“有医说医”——对话顶尖医院院长全媒体大型访谈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起举办,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及太平洋健康险公司全程支持。该大型访谈旨在通过与院长们的精彩对话,讲好“医院故事”“医生故事”,搭建专业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监制:姜微

策划:杨金志、季蕾

统筹:姚玉洁、仇逸、周琳

记者:龚雯、袁全、丁汀

协调:蒋宏良、洪逸飞、刘一鸣

视频:查伟诚、肖劲涛、衣睿童、张烨成

文案:邓侃、杨子华

海报:杜梁楠

新华社上海分社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联合出品

全程支持: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及太平洋健康险公司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9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