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
清凉夏夜,不少市民来到陆家嘴滨江游玩。 孟雨涵 摄
随着PM2.5浓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水晶天”开始出现,但在日前举行的“2022民生访谈”中,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却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空气污染形势持谨慎态度。
因为,“蓝天下也会有污染”,而且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臭氧,从2017年起就已取代PM2.5成为上海大气治理领域的首要污染物。
自2015年以来,上海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始终在145微克/立方米至181微克/立方米的区间内徘徊,两起两落。
“的确遏制了上升势头,但未形成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程鹏表示,上海的“蓝天保卫战”将继续坚持PM 2.5与臭氧协同控制的路线,但“深水区”的治理难度更大,对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提出挑战。
协同防控也十分重要
今年3月至5月,上海户外环境“安静”许多。但出人意料的是,这3个月内,上海出现了14天的空气污染,其中13天的首要污染物都是臭氧。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黄成表示,大部分臭氧是由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高温光照条件下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氮氧化物是原料,挥发性有机物是燃料。”黄成表示,臭氧浓度与两种前体污染物是非线性关系,如果两种前体污染物下降的幅度不一致,在复杂的生成机制下,臭氧的背景浓度反而会提升。
这使得治理臭氧时常使用一个词:协同。
黄成表示,目前一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将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削减的比例控制在2∶1至3∶1之间,可有效减少臭氧超标天数,“除了前体污染物排放的协同削减,本地和区域、城区和郊区的协同防控也十分重要”。
“两条腿走路”开展治理
从2013年起,上海就开始“两条腿走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开展两轮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在氮氧化物的控制上,上海聚焦钢铁、电厂、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全市燃煤电厂2017年已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国三柴油车限行淘汰工作也已完成。
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上海在2013年至2017年启动第一轮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标准、排污许可制度等倒逼;另一方面运用经济杠杆,出台专项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资金2.38亿元,推动末端治理设施在企业的普及,以及企业原辅料、生产工艺、设备等的绿色转型。2020年,上海启动第二轮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推动企业“超量减排”。
“近年来,上海城区总体处于‘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区’,优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可使臭氧治理效益最大化。”黄成表示,目前对于臭氧污染贡献较大的挥发性有机物的认知还不足,对“潜在”的高贡献度物种的研究还不够。未来的重点是找到它们,进而构建源谱库和排放清单,为精准治理、削减排放指明方向。据透露,上海生态环境部门已开始第三轮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前瞻性研究。(陈玺撼 刘再骋)